发布日期:2025-04-18 01:23 点击次数:188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专题研讨会”现场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童彤
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开幕。中外嘉宾围绕“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年会主题展开讨论。其中,在23日下午召开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专题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作主题发言。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英美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万德昆;托克集团董事会执行主席卫杰明;英特宜家集团首席执行官阳森瑞;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主席李瑞麒等嘉宾展开小组讨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田杰棠主持专题研讨会。
朱民在主题发言中表示,全球产业链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波动和不确定的时代。现在,全球已经看到合作越来越重要,合作已不仅限于传统商业领域,还有更长远的政治、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合作。
朱民表示,要抵御超预期冲击,构建全球合作产业链。世界经济的碎片化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对此,世界要努力构建一个全球合作的产业链,其中,中国要构建一个开放和共享的产业链。
朱民指出,进入2025年以来,全球产业链面临诸多困境。全球产业链企业重构和并购,大型企业盲目收缩、停产等,在这一背景下,世界亟需构建全球性的合作机制。
“从区域合作角度看,亚洲表现较为突出。今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率仅为2.7%,远低于2008年以前的3.5%,处于低增长状态,但亚洲新兴主体国家将继续保持4.7%至4.8%的增长。”朱民认为,亚洲区域的产业合作中,政府与产业、政府与政府之间应加强合作,消除壁垒,帮助企业在商业运营上进行创新,这种合作超越传统商业范畴,涵盖资金、人员交流等广泛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构建开放和共享的产业链至关重要。“中国在构建国内产业链的同时始终坚持外循环,中国企业正在逐渐走向世界。可以看到,从中国国内产业链延伸的全球产业链开始初步展现,这对于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朱民说,当前全球政治地缘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全球产业链处于波动和高风险状态,全球企业合作变得尤为关键,包括政府间、区域间、企业间和产业间的合作,这种合作高于商业领域基础。“欢迎全球产业链来华融合,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成为全球产业链的有力支持者和增长点。”
对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必然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自国内外不同领域的企业家尤其有发言权。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认为,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唯有坚持开放共赢理念并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以协同发展为路径,才能实现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和可持续增长。“要从单纯的输出产品转变为更多与当地共建工业能力,从在当地建立生产装配型企业,转变为建立区域经营中心。这种方式能让中国企业得到当地社会的欢迎和支持。”他介绍,过去10年,TCL中国制造产品出口、海外营收的比例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海外业务营收已远超产品出口。这种全球化业务组织调整使公司的全球化业务发展能规避很多贸易壁垒。”
英特宜家集团首席执行官阳森瑞表示,“很高兴在中国发展了60年,现在我们正规划下一个60年的发展。英特宜家将继续扎根中国。”对于贸易,阳森瑞重申,英特宜家坚信贸易的积极作用。良好的贸易关系和尽可能统一的标准与法规是推动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谈及可持续发展成果时,他强调,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发展为其在中国的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英特宜家在中国的整个供应链所使用的能源中,超过90%来自可再生能源。中国已成为其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领先市场。
“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且积极的作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认为,当前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是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而在大变革时代,所有企业和企业家们,应共同维护产业链的稳定。他说,“不确定是长期资本和业务规划的最大障碍。怎么看待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发展前景,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第一大问题。”他进一步表示,近两年贸易政策的不稳定对产业链重构和安全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必要在成本效率和安全韧性方面进行平衡,包括标准、地缘政治的考量以及关税等。
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全球化的发展。张晓仑强调,企业家们有责任共同维护产业链的稳定,经济发展是相互成就和相伴生长的,要共同努力推动营造更加和平稳定的环境,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更大资源,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方面要更能够满足经济发展,还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和各种单边主义。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建议,应坚持开放合作,建立更可持续、更有效的全球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多样化将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增长动力。他指出,当前企业面临着多重目标:要能够平衡全球化和区域化;既要能够融入全球市场,又要确保供应链安全性、灵活性与可持续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11选五什么时候下线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